查看原文
其他

2022我的读书生活 | 书本为何成群地来?

苏琦 经观书评 2023-02-17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2年,已经倏然划过。

不知读者是否和小编有一样的心境,2022年,目睹世界进入波动和撕裂,体味生活陷入困顿和失序,犹疑和不解,以更高的频率和烈度,缠裹了我们的心绪。

每当此时,在书籍中求索答案,寻找安详,就是一介读书人的幸运,我们始终愿意相信,字里行间有时隐时现的牧歌田园,埋首书页中,时光的流水总是潺潺可听。

无论如何,世界还在扰攘,生活还要继续。当我们回首2022,不应感慨这一年是虚度的,它一定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留下了什么,在未来某个时刻,定会反哺于我们。

在此,观察家·书评邀约10位读书人,以“2022我的读书生活”为题,写下一年来的书历,为2022点下一个句读。

阅读他人,关照自身。在一屏一纸间跋涉,偶尔共情,便是山河故人。

~~~

2022我的读书生活


这些触发主题阅读的时点或事点有时候有公共性,有时候私人属性多一点。每当阶段性回看自己的阅读轨迹,除了那些读过的书外,那些触发阅读的时点和事点,也大多会让人心生某种感触,成为标记时光流逝的某种啮痕。

                         ——苏琦

本文的题目名称明显仿照了王汎森先生的《天才为何成群地来》,是指笔者读书喜欢组团作战,同一或相关题材的书喜欢扎堆看。

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式阅读可以交互印证,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一个话题的认知和理解,从而获得更丰富立体和更持久的印象,省得水过地皮湿。

笔者从事新闻行业多年,面对新闻选题常常喜欢临时抱佛脚,随手抓起本书增加点背景知识给自己壮胆,省得就选题论选题显得过于单薄和一次性消费。后来发现这好像也是一般人的习惯或通病,比如俄乌战事一爆发,关于乌克兰历史和俄乌恩怨情仇的书的关注度就随之上升,朋友们或是在朋友圈询问或推荐相关书籍,而像微信读书等相关阅读平台和图书销售平台上,相关图书的热度也会瞬间上升。不过这样久了之后难免会养成习惯性水过地皮湿,也在一定程度上坐实了媒体人万金油的称号。主题式组团阅读,至少可以让地皮湿的长久一些,也能提升一下万金油的含金量。

笔者有段时间比较排斥自己或别人的因新闻由头而起的触景生情式阅读,觉得略投机和功利了一些,读书不应该更单纯和随心所欲一些吗。但后来年事渐长,反而又觉得这种排斥略嫌矫情,在这个短视频和鸡汤文泛滥的时代,只要还愿意读书,还对天下事及其背后的缘由和因果感兴趣,有好奇心,有求知欲,都是难能可贵的,于人于己都是值得鼓励的。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手里的书也越攒越多,有时面对成堆的书籍会有茫然不知如何措手之感,也有不少是当年根据各种书单冲动型购买的“恶果”,如今时过境迁,急迫打开的兴趣也流失不少。在这些情形之下,根据新闻热点进行触景生情式勾连式阅读,可有效盘活存量资源,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当然,除了新闻热点的触发外,一本新出版的书有时也会成为一个激发点,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作者出了本新书,便不免会把他或她之前出过的书翻出来看,或者是某个领域某个话题推出新书,这也会成为串读该领域相关书籍的一个契机。

这些触发主题阅读的时点或事点有时候有公共性,有时候私人属性多一点。每当阶段性回看自己的阅读轨迹,除了那些读过的书外,那些触发阅读的时点和事点,也大多会让人心生某种感触,成为标记时光流逝的某种啮痕。

除了喜欢组团阅读外,笔者还是一个朋友圈阅读选手,就是属于那种看完书喜欢在朋友圈晒一下的读者。除了喜欢得瑟的动因外,也是为了和有着共同志趣的朋友隔空交流,告知一下最近的兴趣点,同时如果有朋友问起最近在看什么书,回复见朋友圈即可,可少费不少口舌。后来更多的则是为了方便自己查阅,因为兴趣广泛庞杂,阅读量也比较大,很多时候蓦然回首,一时还真记不清楚自己一年到头到底看了哪些书。如此一来二去,一个在朋友圈通过九宫格呈现主题阅读的读者就此诞生了。

2022年第一个阅读主题的选择多少有点随机。先是2021年底的时候翻出了几本行走的书,有日本人写中国各地面食的(《只为一碗好面》),有保罗·索鲁的中国铁道之旅(《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有写东西方瓷文化交流的(《白瓷之路》)。兴致所至就把罗伯特·卡普兰的地缘政治类行走书籍给翻出来了,先是其行走世界冲突地区的《世界的尽头》,然后是其试图溯源美国历史轨迹之地理根源的《成败落基山》。该书难能可贵的是并不讳言美国历史上进行地理扩张时的种种阴暗面。其实任何一个国族,所继承的历史遗产都不可能是完全光明的,至善的,而多有晦暗不明之处,如何扬善抑恶,其实是共同面临的挑战。书中提到的中美两国基建之对比,也颇有启发性:相对于中国的大规模建设,美国更多是修修补补,但修补也意味着对未来的信心和投资,意味着一种可持续性。就好像美墨边境线这一侧的美国酒店可能已经用了几十年,由于维修得宜,至今运行服务状态良好,而另一侧墨西哥的酒店从全新到破败可能只有二十年时间。

《成败落基山:地理如何塑造美国的世界角色》
[美]罗伯特·D. 卡普兰 /著
贾丁 /译
三辉图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0月

《成败落基山》其实是卡普兰另外一本类似题材著作的更新版和缩微版,在其更早一些的《荒野帝国》中,卡普兰对于美国历史地理沿革和族群经济分布及其未来的探讨要更为详尽,看完后给人一种感觉美国确实是难以打败的,因为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而更多是一个小型全球经济体,其不同的部分有着不同的参与全球经济的路径和利益获取方式,美国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统合自身内部不同部分的利益冲突。

由《荒野帝国》又想到手上还有一本与美国历史地理相关的“帝国”之书,那就是写美国西部水利工程得失的《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该书比较刷新人们认知的是指出美国对地理环境的改造和经济模式的打造,从来都是资本与国家联手而行,而非一些人所刻意凸显的所谓个人英雄主义,将美国西部的成长描绘为牛仔的丰功伟绩乃是对历史的误读。

由此又在不经意间开启了围绕美国大江大河的历史地理阅读之旅,所涉猎书籍包括《大河与大国:从河流的角度讲述美国史》,《大湖的兴衰:北美五大湖生态简史》和《大浪涌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怎样改变了美国》等。《大浪涌起》这本书本来是想放在另一个阅读系列的,即从美国内战后到胡佛时代,美国联邦政府在美国经济社会中的角色是如何一步步确立的,大洪水正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推手。正是这个渐进的过程为新政的推出进行了预演,否则人们就难以理解一个如此忌讳政府有形之手的社会,会在一夜之间心甘情愿接受来自政府的全方位干预。1929年危机的深重巨大自然是主要原因,但此前围绕治水、州际铁路管理、反垄断等等也做了不可或缺的制度和心理铺垫,历史从来不会横空出世。

任何一场天灾人祸,都会引发人们对政府角色的激辩,如果说1927年的大洪水让美国民众认识到一定程度政府干预的必不可少,而前些年新奥尔良飓风和洪灾,则让人们得以反思政府角色缺位所造成的应对灾难无能。《大河与大国》一书对于这个话题的探讨颇为深入细致。

地理环境及其改造对国民性格形成的影响当然不局限于美国,而手头上正好有关于德国类似话题的书——《征服自然:水、景观与现代德国的形成》,因此视线便自然而然由美国移到了德国,由此又打开了阶段性的德国阅读之旅。

《征服自然:水、景观与现代德国的形成》

[美] 大卫 · 布莱克本 /著

王皖强 赵万里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10月

本来计划在《征服自然》之后,接着读《创造自然》,后者是写德国著名科学家、探险家和人类学家洪堡的学术和人生的,如果读了这本书,要开启的则会是“科学帝国主义”系列阅读之旅。然而在读完《征服自然》之后,又对书中涉及、而此前也比较感兴趣、且有所涉猎的所谓德国的“民族性”发生了阅读欲望,于是又开启了德国民族性系列阅读之路。先是明克勒的《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然后顺藤摸瓜把手上相关的《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瓦格纳与哲学》和《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给盘了一遍。

这些都是比较“硬”的、读完让人很有收获的读物。本来由此可以继续沿着“浪漫主义”这个线索继续深挖下去,伯林写的关于这个话题的几本书也已经找出备好,但也许是因为此前几本过“硬”,多少想换个口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收到新书《民族的神话:欧洲的中世纪起源》,于是便将阅读范围围绕与民族主义相关的话题拓展开来。

《民族的神话:欧洲的中世纪起源》
[美]帕特里克·格里 /著
吕昭 杨光/译
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2月

《民族的神话:欧洲的中世纪起源》让人们得以勘察欧洲民族主义史观,是如何扭曲了欧洲中世纪的真实图景,而《发明民族主义:法国的民族崇拜(1680-1800)》则从国别视角呈现了法国民族主义的发端与成长,可以和《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做一番比较阅读。而《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日本历史上美学的军国主义化》,则提供了日本视角的民族神话炮制和传播经验。这几本书看下来,可以起到很好的去除民族主义毒火的功效。

按理说接下来应该沿着检视民族主义的阅读之路继续奔波一番,相关书籍也一如既往在案头码放齐备。然而阅读路线又一如既往发生了移转,原因还是收到了有意思的新书,顺带又把过往被搁下的阅读线索串联起来。

这回收到的新书叫《恐慌帝国:传染病与统治焦虑》,书名比较应景,题材也是笔者深度喜欢的题材,套用互联网习语就是属于“我的菜”。书里讲到了近现代史上多次发生在西方殖民地的传染病,及其应对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文化冲突。这本书让人深刻体认到疾病及其防治不仅仅事关科学知识普及、技术手段和药品可获得性等“科技与狠活儿”话题,更是事关权力运作模式、社会结构、观念资源等等形而上学的软约束条件,心中贼不除,则现实中的抗疫也罢,疾病防治也罢,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合乎科学规律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合理路径。《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一书,为上述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生动的案例,里面提到的中西医之争至今仍让人心有戚戚焉。

由此又把存货中的《医疗与帝国:从全球史看现代医学的诞生》拿出翻看了一番,发现帝国主义与科学果然一路携手前行,帝国主义为西方科学不断拓展观念和认知边界,以及可供汲取的物质资源和实践基地,而科学则为帝国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观念和物质助力,并为其合法化提供各种合理性外衣。

《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

[美]范发迪  /著

袁剑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科学帝国主义”这个题材显然是个富矿,近年来有不少有意思的书涌现,这也是一个在笔者今年的阅读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其中不少书都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有的还有行走文学的味道,其中印象深刻的有《植物与帝国:大西洋世界的殖民地生物勘探》,《性、植物学与帝国:林奈与班克斯》,《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交换之物:大航海时代的商业与科学革命》等。当然,成就帝国并成就帝国主义的商业与科学革命的首选植物与商品,还是非茶叶莫属,这也是一个总是能不断推陈出新的话题。今年涉及这方面话题的比较值得一提的书有《茶叶与帝国:口味如何塑造现代世界》,其信息量和历史及区域的跨度都令人印象颇为深刻。

《茶叶与帝国:口味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美] 埃丽卡·拉帕波特 埃丽卡·拉帕波特 /著

宋世锋 /译

后浪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1月

还是那句话,阅读就像一条前路未知的河流,跟随着科学帝国主义的脚步,笔者不期然又“邂逅”了《帝国边缘:英国在东方的征服与收藏(1750-1850)),而这又与今年的一本描述大英帝国在印度末路的新书《最后的英国人》无意中形成了呼应,不仅首尾相和,书中的一些人物和情节居然也隔空隔书发生着交汇,真可谓不期之得与意外之喜了,而这在笔者看来正是非功利阅读最大的趣味所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